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心得体会

高中作文

时间:2024-02-18 22:53:53
【推荐】高中作文九篇

【推荐】高中作文九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作文 篇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交流与表达方面明确规定:“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如何提高作文的质量,让真情回归,已成为作文的当务之急。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回归生活,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感悟,积累对生活的看法,唤醒自我意识和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完成作文的创新。

一、作文缺乏真情的表现及成因

看到语文教学刊物上登载的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也会发现,近些年高考作文有严重的套作现象。走出高考作文评卷场,几乎所有的阅卷老师的感觉都是一样的:千人一面。立意老套,行文呆板,语言苍白,缺少真情实感。关于“套作作文”,有人将其特点概括为:选材固定性;主题万能性;结构模式性;思想浅表性;感情虚假性。“套作作文”在高考中大量出现,不能不引起我们高中语文教师的深思,如此众多的个性各异的学生写出的文章为什么如此雷同?学生的作文素养真的很成问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在生活中缺少体悟,缺少情感的积淀,自我意识淡薄,不关注人生、社会及文化,在作文中“为文而造情”,致使虚情假意文章泛滥成灾。

高考作文命题年年有创新,学生作文却是大同小异。究其原因,无非是功利化的教育造成的。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作文教学缺少系统的、有序的、科学的写作指导,一味追求数量、章法,老师重讲评,轻视学生思维状态,剥夺学生的评价的话语权,使学生的想法受到极大的压抑,久而久之,迎合教师话语就成了一种必然。尤其是学生刚刚进入高一,我们的作文训练就强行和高考作文接轨,教他们高考作文模式,怎样开头提论点,怎样拟分论点,怎样结尾照应。学生学会的就是模式、套作,而他们还没有从初中的记叙文中过渡过来,因此写的文章文体模糊,“四不像”。加上沉重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每天埋头于作业之中,生活环境单一,基本在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中生活,极少关注生活细节,寻找细微处的感动,不听新闻,不看报纸,脱离社会生活,作文缺少源头活水。但是,从目前的形势看,应试教育不能不搞,那么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才能让学生在作文中真情回归呢?

二、作文真情回归的现实途径

1. 描写熟悉生活,感悟生活细节。我个人认为学生进入高中后,一定要强化记叙文的写作训练,让他们明确记叙文文体特征,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捕捉作文素材,写真事,抒真情。可是让我们感到无奈的是我们接手的学生在初中就有了作文的思维定势,比如写《我的老师》,为赞美老师对自己的关怀让自己感动,学生写出来的事,几乎都是“雨中的一把伞”“病中的一片药”“失败后的一番话”“请假后的一堂课”“暗夜里的一盏灯”。要想打破这种思维的定势,既要转变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又要转变学生的写作观念。

教师在作文训练时,首先考虑的应是作文题与学生的生活有效对接,是学生熟悉的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容易书写真情实感。老舍有一个重要的文学主张:“最熟悉的,不管多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就可能产生出最好的作品来”。特级教师王大绩老师曾说过“高考作文也必须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哪怕只是一枝一叶,也需要鲜活的绿色,只有成长在自己熟悉生活的一盆土中。”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盆土”,也就长不出完全相同的枝叶,当学生的作文切入他所熟悉的生活,才能写出自己的独一无二,才不至于人云亦云,失去本真。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好的记叙文取材应该着眼于“小”,构思着眼于“精”,立意着眼于“新”,主题着眼于“深”,也就是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细节,捕捉细微处的感动,然后精雕细琢,想别人所未想,进而说别人所未说。

再举出经典篇目让学生分析点评。比如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必选的经典篇目朱自清的《背影》,全文1500来字,看上去朴素、平淡、无奇,但今天我们读起来仍然很感动,就是因为,朱自清用细节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还比如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全文不足700字,在“散步”中写出了一个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责任”;萧乾的《枣核》,通过写作者给远在美国的朋友带去几颗枣核,写出了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友人浓浓的思乡情、民族情。同学们各抒己见,从多角度对我选定的经典篇目进行赏析,,对记叙文的写作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有了更直观具体的感受,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动,而是缺少发现感动的眼睛。接着我布置了作文“写你熟悉的人和事”,自己命题,要求有细节描写,写出真情实感。我给学生两个星期的时间,期间有两天放假回家,可以细心观察一下,不求快只求质量。作文收上来之后,我先初步批改,然后学生点评,最后大家公认的好文有薛昂的《左倾十五度》、刘威的《回家》、邢翱的《彩虹桥》等多篇。如此一来,同学们意识到了记叙文重要的是“以我手写我心”,对以后的记叙文写作有很大帮助。

2. 养成练笔习惯,体悟世间百态。要从根本上提高作文能力单单靠每两周的作文是远远不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无休止积累的过程,每天都要进行。写作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写作就是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动机、习惯、经验。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写作后进的学生不会观察,不会审视,积累的经验多与写作无关,也不会开发,更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草率马虎,没有自信,而根本的根本是没有意识到写作对自己人身的价值,没有提高写作水平的强烈愿望。于是恶性循环,写作成了痛苦的负担。

哪里是突破口?写作生活的营造从高一练笔开始。我不把学生课外自由写作称为“周记”,因为它不是简单的每周一记,记流水账;也不叫“随笔”,因为“随笔”的“随”容易误导,养成松懈散漫的毛病。我称之为“练笔”,强调一个“练”字,是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提高。“练”什么?练眼,练手,练心,练胆。为什么要从课外练笔开始?因为练笔这种不拘一格、抒发性情的写作形式容易上手也容易突破,让学生获得成功。又为什么是高一?因为新的环境和自我期待容易塑造学生,这也是人生的新阶段,容易引发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学会唤醒自我意识。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开始留心身边的人、景、事,以一种新的目光审视这个世界。他们的练笔本上开始出现校园的风景、学习的故事、人生的梦想。下面 ……此处隐藏6100个字……杂了乡野的气息。怪不得中国人给外国友人的礼物总少不了蓝印花布呢。这可是让世界认识中国南通的珍品啊。

思绪又回到眼前的这块桌布上,那独有的蓝与白又在眼前逐渐清晰。“你最喜欢蓝印花布的什么呢?”妈妈见我朝着蓝印花布出神,笑着问道。“它的蓝吧!”我支吾着,仔细看看,那深深的蓝,安宁之中似乎透露出一种狂野,平静之中似乎承载了所有悲喜……让人产生一种共鸣。

“还记得这个吗?”妈妈将一块布放在了我的眼前,是蓝印花布独有的蓝!突然记起,这是我小时候妈妈从蓝印花布厂买的布,她本来是要用它来给我做个半裙的,结果拿到布的她迟迟没有动手,我曾不止一次地提醒过她,她每次都说:“我的手艺不好,也没找到我中意的裁缝。”后来就渐渐淡忘了。现在想想,她是舍不得这块布吧。

我想,我以后走南闯北一定要带上这块布,告诉全世界的人,这是南通,是华夏民族独有的蓝印花布,是民族所有的人用他们的辛勤汗水创造出的文化瑰宝。华夏民族的精神将永远长存于着块简单而又特殊的布里。

高中作文 篇8

因为一件事,纠结了几天,今天突发另一件事,之前纠结的事情豁然开朗,烟消云散了,释然了。就像雾霾需要大风吹散,乌云需要太阳拨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明明知道人生就是这样,遇事还是会焦虑,要纠结,不能坦然面对,不能欣然接受,就像对于日益常态化的雾霾,已经产生,已经形成这样的局面,短时间内不会改变,人类就该承认,就得接受,一味的指责、不安也不能解决问题。

其实人生如天气,总是不如江水那么平静,缓缓而流淌,有晴有阴,有风有雨,有雾霾,有冰雹,有暴雪有狂风,挺得住,就是强者,就是成功;否则就是弱者,就是平庸,我可能就偏向于后者,总是没有足够的勇气,没有充足的精力,没有坚韧的魄力,遇事求安稳,顾虑多,于是机会走了,空间小了,人生便平淡了。一晃一晃就青春流走了,时光不在了。

雾霾来了,原因是国家发展太快了,人生曲折,原因是世界变化太大了。是是非非,曲曲折折,谁对谁错,谁满意自己的人生,永远存在更高更大的欲望,衣食无忧了,又在奢求别的,女人永远嫌自己不够苗条,男人永远在抱怨不够富有,总在奢求,期盼一些空幻的东西。感觉人生有时像雾霾一般,看不清,摸不着,前方究竟如何,后方究竟怎样,无法感受,茫茫一片,但是影响呼吸,影响心情,走归来迈过去是那么的不确定,不清晰,容易迷茫,迷失。走过来的是这样,未来的更是不知晓,难以分辨。性格决定命运,心有余而力不足,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是骏马还是千里马,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练几年其实就很清楚了,不要抱怨,不要自责,不要纠结。

雾霾有嚣张的时候,也有被风吹走的日子,人生也是,快乐的时光偶有出现,抑郁的岁月也不时光顾,痛也有,乐也在,痛并快乐着,苦并逍遥着,生活中的苦与乐并存着,生活中的风与霾相依赖。有苦才珍惜乐,有了方不忘苦,相比较才能感受,相依存才能体会,苦难人生,幸福生活。有雾霾的天气有苦难的人生是现实,要生存,就得面对,首先是乐观的态度,其次是积极的心态,碰到难题总有措施,总有对策,没有勇气硬碰,迂回一点,以退为进,调整方案,权衡利害,得到了又怎样,进一步是巅峰还是悬崖?放弃了又如何,退一步,是坦途还是荆棘?想开了,想清了,也就会明白了,不是一直向前走才是路,不是一直往上爬才是景,沿途也有美丽风光,山下也有小桥流水。看自己更适合那一层那一片,不是人人都适合在大风大浪中颠簸,生理的心理的环境的因素都需考虑,都得权衡,先清楚了,想彻底了,就重生了。一股大风才能吹走一片雾霾,一场大雨才能洗刷天空,大雨稀缺难有,大风乏力,于是雾霾卷土重来,盘踞天地之间,于是大风再来雾霾再走,就这样不断较量不停交战轮流主宰空间,于是人类悲哀了,植物悲剧了,动物悲情了。冬日的阳光已经失去往日的明媚,总是那么朦胧的迷茫的若隐若现的挂在空中,一眼望去,黄黄的发出一点点红光,光芒万丈不再,普照万物不再,像一块挂在天空的暗红色的油饼,缺失光泽度。

我们面对雾霾很无奈,就如同面对疾病素手无策,我们呼吸有害的空气,我们吃有害的食品,我们已经有抗体抵抗一切入侵者,未来的一天,终将被“霾”。想多了,也就想的歪了,属于牢骚了,有些自怨自艾了。雾霾无尽头,生活无尽头,成功无尽头,苦难无尽头,收获和喜悦无尽头,欲望无尽头,贪念无尽头,人类就这样无休无止的在继续,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繁衍下去,无尽头的人生。有雾霾的日子多了,格外珍惜大风的天气,尽管有扬沙,风中飘曳着,风中颤动着,还是希望轻松,不想面对沉甸甸的雾霾,人也如此,活的自然,活的轻松是最重要的,纠结于过多的欲望,成天烦恼,是不利于健康的。不是所有的委屈都可以呐喊,不是所有的诉说度会有听众,不是所有的要求都应该满足,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

你看,这就是人生啊。它将你扔到这个始料不及的世界,然后冷眼看你如何痛苦挣扎。

它派风霜雨雪来打击你,再派世态炎凉来折磨你,还派老痛病死来考验你。可是我们,还得每天每天地活着,还得活得兴兴头头地。就如同我在雾霾严重的清晨,看到一个戴了hellokitty口罩的女子从眼前跑过,还是忍不住由衷地笑了出来。

高中作文 篇9

倘若有人问我:“白天与黑夜两者之间,你会选择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我会选择黑夜,在黑夜里静静地守望。

或许你会诧异,或许你会不解。在疑惑之余你也一定会问:白天有阳光普照大地,你不向往光明吗?白天里人们为创造价值而奔波忙碌,你不追求充实吗?白天给你三百六十五个不同的面孔,你不渴望生命的丰富多彩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向往光明,它能给我永恒的希望;我追求充实,它会给我不竭的动力;我渴望生命丰富多彩,它是我人生的理想。

但是,自从灰蒙蒙的污染层严密地笼罩在城市的上空,让人们很难觅到蔚蓝的天空;自从遮天蔽日的黄沙在城市上空恣意肆虐,使人们陷入不知所措的慌乱……我便开始喜欢黑夜,喜欢在夜幕下欣赏城市的另一副面孔:夜色里,斑斓的灯光遮掩了城市带着尘埃的外表,车辆在流光溢彩的世界里潇洒穿梭;夜色里,壁橱中带着暖意的光线柔和地弥漫开去,向人们讲述一个又一个晶莹剔透的童话;夜色里,假如有大片的雪花,在扑朔迷离的灯光下,融化在你的额头,大自然便已在不经意间听到了你的呢喃,给你亲切的微笑;夜色里,假如有场小雨,细密的雨丝缠绕着整个城市,缱绻之间,你不知道这个世界会有多幽深,那种深远的宁谧是一种让人彻底放松的安全……

在黑夜中守望,我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大自然被污染被破坏的尴尬在昨夜消失,让人类创造多彩的物质世界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蓝图在又一个黎明实现。

我愿在黑夜中守望黎明,守望蓝天绿地、青山碧水的梦幻,守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

我幻想着,又一个黎明到来时,天空是碧蓝的,太阳是金灿灿的。我幻想着,又一个黎明到来时,鸟儿在枝头喧闹,鱼儿在水中蹦跳,空气里透着泥土的清新。我幻想着,又一个黎明到来时,大地给人类最坚实的依靠,人类不用因能源枯竭而惆怅,更不用为“非典”危机而恐慌。

我幻想着,又一个黎明到来时,和谐纽带的一端牢牢地系着人类,另一端紧紧地连着大自然……

《【推荐】高中作文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